不知道你是否也為自己不夠有天份焦慮過呢?我有,而且是不久以前的事。
兩年前我參與了一段時間的設計訓練營,老師 F 在分享他的求學過程時,談到當時 F 的老師們就是看著學生畫的成果,分辨著你有天份或沒天份。F 不喜歡這樣,於是盡量避免在教學時提及這樣的字眼。
然而,這些來自環境的暗示終究會內化,就像我們無意識地重複那些爸媽讓我們討厭的行為。F 雖然口頭上不提天份,我卻感受到那份評判依然存在,只是放在心裡與對學生的期待上,從未消失。
不知道是不是藝文類的活動特別如此,設計圈常把厲害的設計師稱為「有天份」、「才華洋溢」,但在我過往的理工人生中,從未有人如此形容表現好的同學。當然還是有「神」之類的幹話,但一般來說,會用強或實力來稱讚這種優秀。
這些詞彙的差異揭露出兩種世界觀。強與實力似乎暗示這是透過努力累積而成,而才華、天份這些字眼則意味著反方向:才子才女與生俱來、命中注定,也無可超越。
在設計訓練營中,我明顯是程度後段的學生。從小就是理工人的我自認沒什麼設計天份,而回想高中以前的美勞課作品,也明白美術方面也沒有。訓練過程中的挫敗,讓我屢次感到動搖。
我真的該繼續當設計師嗎,即使平庸也無所謂?
這是個普遍的困擾吧。在某個領域努力一陣子後,發現成果普通,自己天份不如人,這時該繼續努力嗎?還是該停損出場,改做自己可能更有天份、更有機會出頭的工作?
該與不該
我就直說了,我們不該從事自己沒天份的工作。
從事沒天份的工作,就表示我們正在浪費自己真正的天份,成為「被 OO 耽誤的 XX 工作者」。更重要的是,缺乏天份恐怕很難讓我們在激烈競爭中勝出。畢竟在贏者全拿的世界裡,平庸之輩是活不下去的,只能等待被淘汰的命運,事實就是這麼簡單而殘酷。
如果你也認同,我接下來的說法可能讓你大吃一驚:我不僅不同意上述論點,我還認為太關注天份是一件危險的事。
這不是因為上述論點完全錯誤,而是有幾個環節忽略了細節。首先,上述論點過度簡化了天份與成就的關係。要創造成就,天份一定有幫助,但絕不能忽略環境、努力與訓練方法的影響,這些我認為比天份更重要。
其次,「贏者全拿的世界」並不是全世界。這是在我大學剛畢業時困擾我許久的問題,我稱為「叢林困境」。這很有趣但不會是今天要談的主題,之後有機會的話再來聊這個。
當然,要是說天份完全不重要,那又矯枉過正了。天份值得考慮,但重點要放在迴避毫無勝算的戰場。
有些領域真的是贏者全拿,完全沒有一般人的生存空間,對這些領域而言天份就特別重要,競技類多是如此。想想身高只有 167 的我,打從一開始就不該考慮成為籃球員,這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打球當飯吃吧。
說了這麼多,那我的立場是什麼呢?
「對於想做的工作,不用太關心自己有沒有天份,去做就是了。」
至於為什麼這樣想,要從天份的定義開始解釋。
三種天份
我認為天份有三種:地板高、加速快,與天花板高。
第一種「地板高」,指的是訓練前的程度比別人好,在初學階段就明顯勝過同儕一大截。這種人往往被視為天才,也最容易在訓練初期被辨識出來。這種天份可怕的地方在於馬太效應,在訓練初期可以博得更多關注與資源,也讓自己有更多自信願意努力投入。
第二種「加速快」,是在同等的努力下可以比別人進步更多,這會在訓練一段時間後漸漸與同儕拉開差距,也是相對容易辨識的類型。這些人可能被誤認為比別人更努力,或是掌握什麼秘訣,但未必真的如此。和第一種天份比起來,「加速快」的類型需要投注時間才會顯現,那種與生俱來的英雄色彩就淡了些。
一般人說的天份指的多是這兩種,但我認為這些可被努力超越的天份沒有想像中重要。而第三種「天花板高」的天份,指的是極限比別人更高,這能把最努力的大師們區分出高下,是真正不可跨越之牆,也是我認為真正的天份所在。
有趣的是,擁有「天花板高」這類天份的人,在到達極限前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天份。要是沒有地板高或加速快的天份,搞不好還以為自己完全沒有天份呢。反過來說,那些你以為自己沒有天份的領域,是真的沒有天份嗎?還是只是太早放棄了?
天分沒那麼重要
無論有或沒有,都沒有那麼重要。以下我會提出五個理由,來支持「不該以沒天份為由放棄喜歡的工作」這個立場。
第一個理由,是「用正確的方式努力訓練,遠比天份重要」。
小時候我們都認識那種考前不念書也能考很好的同學,甚至把他們叫做天才或學霸。有趣的是,在我上大學後,我就沒有看過這種「天才」了。原因很簡單,這些不念書的天才贏不了有念書的天才。能在系上奪得書卷獎的同學們無一例外,既有天份,又努力的不得了。
那沒有天份的同學們怎麼辦?
沒怎麼辦。如果沒有要轉行,就是繼續努力,然後堅持。
事實是,後來走上學者之路的同學們,不一定是當初看來很有天份的明日之星,但一定是在學術上專注努力,至今仍然堅持的那幾位。即便在大學階段未必表現超群,但至今都是專業的學者了。我不知道他們將來是否會成為揚名立萬的化學家,但無論如何,當下這一刻的成就都是無庸置疑的。
畢竟,用正確的方式訓練已經不容易了,又有多少人願意撐過刻苦努力這一關?要把多數時間投入訓練,就算不耍廢,也勢必縮減花在休息、運動、興趣與人際關係的時間。願意付出這些代價的人,想超越不努力的天才還真的不難。
不知道這聽起來會不會很雞湯,但我也要說,天份、正確訓練與努力投入很可能帶來更多成就與回報,可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先弄清楚自己行業與職業的的報酬分布方式,才能校正自己對回報的期待。
第二個理由,是「我們不可能只做自己有天份的事」。
畢竟我們沒有那麼多天份,卻有很多事要做。如果你待過國外或許體會深刻,無論有沒有廚藝天份,想外食就是那麼貴,不想花大錢就自己煮。即便一開始只能煮出黑暗料理,多煮幾次還是會進步。
聽起來像是錢的問題,只要有錢的話,外包總行了吧?就像古代貴族有管家協助家務,現在我們也可以把大掃除外包給清潔公司,讓大家做自己擅長的事不好嗎?這就和下一個理由有關。
第三個理由,是「天份與成就不等於幸福」。
想像一下,平行世界中的我們生在一個美好社會,每個人都從事自己最擅長、最有天份的工作。你繼承了來自父母的天份,也擁有家庭的資源,因此你唯一的選擇是繼承家業。如果你覺得哪裡怪怪的,聽起來不是很自由,也未必很爽,那就是代價。
說不定你就有這種朋友,他從事著有天份的工作並做得風生水起,卻對工作沒什麼熱情,以此為生只是因為他很會做。這也很好,天份與努力帶給他工作上的成就,但這些成就要被轉化成幸福,還有好幾道檻要過。
相對的,如果喜歡的工作能直接帶來幸福感,繼續投入也很合理。
第四個理由我特別喜歡,是「太在意天份容易讓我們放棄」。
天份無法追求,但努力可以選擇。成長的路上一定會遭遇挫敗,如果把挫敗都歸咎於天份不夠,那就會導出應該放棄的結論。萬一真的放棄了,不再努力也不會有所成長,於是就應驗了自己天份不夠的假設,這就是自證預言。
然而自證預言完全可以是另一個方向。經典的自證預言實驗來自教育現場,某些被老師認知為「高智商」的學生,一段時間後課業表現真的更好,但這些「高智商」學生根本是被隨機挑出來的。這麼說來,如果認知自己很有天份,是否真的會表現更好?
可能會,但在以為自己有天份的情況下遭逢挫敗,甚至是一連串的挫敗,對於自己有天份的信念可能會動搖。畢竟要是真的有天份,怎麼會遇到挫敗呢,挫敗本身就證明了自己不夠有天份吧?要是一個人是因為天份才從事這份工作,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有天份時,大概也不容易堅持下去了。很快的,負面的自證預言就會應驗。
最後,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理由, 是「若工作動機是實踐價值,而非在競爭中勝出,無論有沒有天份都值得去做」。
如果目的是為了贏,既然沒天份很難贏,那就不該做自己沒天份的事。但如果工作的目的是要實踐價值,那麼就算自己沒什麼天份,依然能會為世界帶來好處。就算帶來的好處比有天份的人少,那又如何呢?世界依然因為我而更好了。
這個想法意外地簡單,聽起來可能也太過理想化,卻是個重要的轉念。如果你可以做任何事,就算不到頂尖也沒關係,你會想繼續做現在的工作嗎?
這是我想繼續訓練的關鍵。
願為牛後
回到設計訓練的現場。面對自己表現居於後段,當然不開心,但我腦中很快閃過這個念頭:「這就是為什麼你在這裡」。
一開始我沒有搞懂,但我想通了:這和目的有關。
如果我參與訓練是為了贏,那我應該去初階班虐菜,保證躺著贏。如果是為了競爭的快感,那找實力接近的同學一起訓練才合理。然而,我是為了成長與進步,那麼和絕對贏不了的強者一起學習才會快。表面上是單方面被電,但這種情況下我往往能拿出更好的表現。
在設計訓練結束後 F 私下和我說,我是班上進步最多的學生之一,問我難道沒有感覺到嗎?平心而論,可能也就是從班上後段進步到接近中段吧,這還是瘋狂投入後的結果。
但這又有什麼不對?我的同學有工作多年的設計師,有藝術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有正在就讀設計學院的研究生。如果以為自己有機會在短短的訓練期間成長到和前段同學們並駕齊驅,甚至超越,請問這還有天理嗎?也太不尊重他們的天份與努力了吧。
回頭來看,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事:訓練後的我比之前強多了。
如果你也正為天份不足感到糾結,希望我的經驗能讓你放心一些。天份不是問題,問題是自己不夠強的話,那就去用正確的方式努力訓練吧。一定會很辛苦,誰叫我們沒有天份呢?
說不定有朝一日,你也成為強者的一員了,才突然發現:
其實,自己挺有天份的,至少別人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