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這週的天氣明顯比之前好得多,臺南又恢復了以往乾乾熱熱的樣子,真是太棒了!
保持理智的方法
這週和朋友聊天時發現,一般來說朋友們多會認為我是理性多於感性的人,我自己也這麼覺得。不過或許正因為如此,我覺得理智的力量真的蠻有限的,實在不怎麼可靠。
我們以為的理智,可能包含了意志力、推論能力等等,不過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用光了就沒了。就像忙到來不及吃晚餐時,深夜又累又餓的自己還是更想吃肯德基,而不是什麼健康的食物。
而說起推論能力,第一步總要搜集資訊吧?但情緒與直覺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資訊,這是透過上萬年的演化所累計出來的認知系統,可以瞬間做出複雜計算並給出結論。就像當我們看到樹上垂掛長條物時會心生恐懼,因為沒跑的祖先都被蛇咬死了。這些對蛇、對黑夜的恐懼就被嵌入基因、成為認知模組的一部分,是大腦快速整合資訊後,以情緒的方式提醒我們該如何採取行動。
在當今的世界,這些情緒似乎被視為妖魔鬼怪,是理性的大敵。或許自柏拉圖以降的西方哲學傳統總是尊崇理性而貶抑感性,更在啟蒙運動時期達到高峰。當代心理學家們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書,描述人們古老的心理機制如何導致我們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希望我們知道這些機制後可以克服這些「偏誤」。
但這些偏誤真的都是壞的嗎?真有這麼壞,大概也不會一直流傳下來了。這些偏誤就像幻覺一樣,知道幻覺的存在是無法讓幻覺消失的,因此我覺得並不能總是依靠有限的理性來克服心理偏誤,但可以用更強大的非理性力量來克服。
對我來說,這個非理性力量就是信仰,或是迷信盲信。我後來才發現,我只是擁有一些高機率讓我做出理智行為的信條,而不是我真的很理智。
比如「不在當場作決定」,就比較不容易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後悔的事,當然需要快速反應的事我也比較吃虧。「不和朋友做生意」一定會讓我失去用自己專業協助朋友的機會,但也避免與朋友的關係因為生意上的風險而面臨危機。
我發現我是依賴這種簡短粗暴的法則在做事,而不是我真的仔細思考過。畢竟要瞬間做出正確判斷,靠的不是思考而是常識。
常識可以無腦盲信,但也可以經過檢視。我希望把理性思考用在找出那些真正有道理的常識,讓我充滿缺陷的腦袋不必理性思考就瞬發正確判斷,只把意志力留給真正需要好好思考的課題。這樣或許就不用每次都那麼累吧?
這就是我表面理性背後的真相(攤手)
最近讀了什麼?
突然也想聊一下最近讀的書。
近期讀過最厚的一本書,叫做《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大概有近 500 頁。當初會知道這本書,是在蔡依橙的部落格看到的。由於我和他的閱讀口味相近,他看書的速度又比我快很多,所以只要是我有興趣的主題,他又有推薦過,我幾乎都會買來看。這麼說來,我似乎真的很依賴別人推書呢~
除了書名看起來很嘴以外,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對倫理道德的研究很有興趣。講到倫理道德,通常會想到三從四德那種聽起來迂腐不堪的論調,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我真正感興趣的,是如何做出好的決策。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陳時中,你會怎麼決定民眾施打疫苗的順序呢?
- 老人最容易重症,所以為了避免重症患者塞爆醫院造成醫療癱瘓,應該先施打老人。
- 醫療等特定產業接觸病毒的風險最高,為了保護這些最容易中標的人,也避免他們成為破口,要不分年齡優先施打這些人。
- 25-55 歲的人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支柱,要是這些人被感染,將大幅破壞台灣疫後復甦的能力,因此從生產角度應優先施打。
- 18 歲以下無法施打 BNT 以外疫苗先不論,18-28 歲這群人擁有最長的平均餘命,他們的未來還長,拿疫苗保護他們可以保護更多「未來」,所以要先打給年輕人。畢竟打給九十幾歲的老人,他們又有幾年好活?
我隨便列舉一些,這些似乎各自有道理的思路卻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平常我們或許可以推給個人,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但面臨這種人命關天的公共政策,你作為指揮官自然責無旁貸,臺灣人的性命都在你手上了,還能迴避這個問題嗎?
那這該怎麼辦呢?還是聽科學的話吧!科學可以告訴我們某個推論是否成立、虛無假設是否為真,但無法告訴我們要用什麼原則做出決策。而這個研究「如何做出好決策」的領域,除了常見的訂定目標、考慮期望值與機率、利弊權衡等等,關於「如何訂定目標」的部分有不少意外地屬於哲學底下的倫理學範疇,正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倫理道德。
這麼說來,倫理學家並不是整天搞一些像「電車難題」這種思想實驗而已。即便像是「人應該要賺大錢」這種看似功利、毫無道德可言的論點,也是道德的一環。因為這提到了「應該」這個關鍵字,主張賺錢就是好的,這就落入了規範倫理學的守備範圍。
在倫理學的討論中,最知名的論調大概是效益主義,也就是最大化人類總體幸福。然而,為了最大化人類總體幸福,是否也可以接受嚴重地犧牲少數人呢?如果你認為不行,那麼另一個知名論調「義務論」,就主張某些事我們一定得做,某些事則絕對不可為,這一派的主張在臺灣也很受歡迎呢!
以上聽起來都是一些很哲學的說法,而有趣的地方就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的作者 Jonathan Haidt 另闢蹊徑,不把倫理道德視為抽象的原則思辨,而是把道德看成一種天生就有的情緒,並與人類的演化有所連結。想想進步派(以下皆指美國語境中的進步與保守)對於同性戀處境的憤慨,以及保守派對同性婚姻的噁心感……沒錯,這全是道德情緒!
「反對同性婚姻、無視人權的主張,有何道德可言?」如果你是進步派的一份子,或許就會這麼想了。然而,Jonathan Haidt 的洞見就在於,他不僅透過心理學實驗證明了道德和情緒感受緊密相關,更建構了一套有六種道德情緒的模型,分別是關懷(厭惡傷害)、公平(厭惡不義)、忠誠(厭惡背叛)、權威(厭惡顛覆)、聖潔(厭惡墮落)與自由(厭惡壓迫),這六種原則普遍地存於人們心中。
然而,每個人對這六種原則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在作者的調查中,人們普遍最重視「關懷」與「公平」這兩個原則,然而進步派往往只重視這兩個原則,頂多再加上「自由」原則。然而保守派卻能同時考量這六大原則,甚至極端保守派對這六大原則投以幾乎同等的重視。
這麼說來,也解釋了為什麼保守派特別容易雙標。進步派只要謹守公平或自由,保守派卻要同時權衡六項原則,在某些許多原則互相牴觸的情境下就容易做出不同判斷,但這可不代表保守派的標準不一,或是腦袋沒邏輯且毫無道理。
更有趣的是,保守派由於也重視關懷、公平等原則,因此能清楚理解進步派的主張;但進步派往往毫不重視權威、聖潔等原則,因此根本搞不懂保守派在想什麼。就我自己的經驗看來,這很有可能是真的。雖然我並不自詡為進步派,但有許多奠基於「權威」原則的論調,我根本搞不懂。那麼無知的到底是誰呢?
由於自己沒有特定的信仰,我本來以為我無法理解「聖潔」這個和宗教關係密切的原則。然而,書中列舉幾個聖潔原則的特色:
- 「神聖」是關乎某些價值無限的事物
- 把人生視為修煉而非遊樂
- 重視美德、輕賤慾望
- 追求深刻、遠離膚淺
我發現我全都非常重視,只是在我自己的說法中,是用「高貴/卑微」這一組概念來描述,因而淡化了不少宗教色彩。理解到這一點,對我而言也是意外的收穫。不知道你是否也重視聖潔原則呢?
徵求意見
最近也在重新盤點自己的資源與優缺點,試著校準自己接下來的方向。然而人的盲點在於,自己很難看出自己的特色,除了特別明顯之處以外,似乎只能仰賴他人的回饋來得知這點。
方便的話,我也想詢問你的意見~不知道就你看來,我有什麼跟你的多數朋友相較之下,比較罕見的特色或優缺點呢?如果你有靈感的話歡迎回信給我,只有幾個字也沒關係,真的很有幫助!先謝謝了!
柏儒
近期作品
怎麼說呢……這次的作品令我自己毛骨悚然,這無疑是黑金屬。
若要我下個標題,我第一直覺就是「殘虐青春」。一個渾身是血,年紀尚輕就體驗到的恐怖與殘忍,開始滲入腦袋而腐蝕至瘋狂。
這是國中時我的內心嗎,那個負傷的孩子,哭叫著為什麼是我的孩子,哽咽著為什麼沒有人來救我的孩子。
這個穿越時空的猛然再現,讓我的神智也瞬間僵直了。他如此可怕又真實,他還在我的內心從未遺忘,他還在那。
這是我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