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速寫:是否真有一間左岸咖啡館、普世智慧多讀舊書、來玩 Substack 新功能
「真實」的本質脆弱不堪,只是相信而已,除非有人願意證偽。
Richard Lin 林柏儒,2022-11-06

嗨!

因為上個週末的行程變更,換到這禮拜兩天在臺南度過。然而我一下車,就覺得臺南比我想像中還冷一點,果然臺南高雄之間還是有一段溫差。

我打開天氣 app,發現一日溫度區間的確高雄熱一些,不過臺南和北部並沒有差很多,只差在北部的降雨機率顯然更高。不知道這幾天北部是否有雨呢?

🦄🦄🦄

昨天晚上我在測試 Substack 的新功能「Chat」。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像 Line 群組,但用語又和 Twitter 的 Thread 雷同。好奇之下我就發了第一個 Thread,來測試看看功能到底如何,實際上的確和 Twitter 的機制比較像,類似 Facebook / Instagram 留言。

不料不久後,就有朋友滿頭問號的回傳以下圖片:

我才發現 Substack 系統居然自己寄發通知信了!

如果你有被這封信打擾到的話,我先說個抱歉🙏 沒想到只是試發一條 Thread,系統就自己寄信了,而且我自己還不會收到。或許 Substack 是出於好意,設計了這個讀者們的 onboarding 機制,但讓作者毫無準備也讓我有點不舒服。

目前我看起來,這像是模仿 Twitter 的格式,想在電子報作者與讀者之間創造一個比較輕量級的互動機制。官方也有給寫作者以下介紹給讀者的模版:

This is a conversation space in the Substack app that I set up exclusively for my subscribers — kind of like a group chat or live hangout. I’ll post short prompts, thoughts, and updates that come my way, and you can jump into the discussion.

所以這可以做什麼呢?我暫時還沒有頭緒。不過既然如此,也就是個機會來玩玩這是什麼吧!接下來一週我會試著發幾條更短一點的東西,如果你也想來參與看看,以下我附上官方教學,歡迎照著步驟加入!

How to get started

  1. Download the app by clicking this link or the button below. Chat is only on iOS for now, but chat is coming to the Android app soon.

Get app

  1. Open the app and tap the Chat icon. It looks like two bubbles in the bottom bar, and you’ll see a row for my chat inside.
  1. That’s it! Jump into my thread to say hi, and if you have any issues, check out Substack’s FAQ.

Join chat

PS 是說在我發出這封信前,就已經在 Thread 上收到兩條回應了,也太厲害🤣

柏儒


自己人好辦事

團隊成員間有異質性當然是好事,如果大家都很像的話就容易出現集體偏誤與盲點。

問題在於,這樣的團隊該如何凝聚呢?

或許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強調彼此的共同點。這個方式可以讓團隊成員更容易認為彼此屬於內團體成員,也就是所謂的「自己人」。

自己人當然好辦事,或許跟不認識的人建立關係時也可以從這點開始,合作上希望能順利些。


普世智慧多讀舊書,科學商管多讀新書

瓦基文章中簡單但有用的理解:普世智慧多讀舊書,科學商管多讀新書。

普世智慧遵守的是林迪效應(Lindy Effect),存在越久,將來還會更久。這就是所謂時間的考驗,只會留下那些適用週期長到不可思議的智慧。

科學與商業知識則是透過不斷證偽的步驟迭代而成,猜測、驗證並留下未被證偽的部份。至今人們不會認為亞里斯多德的力學見解值得參考,而許多高中物理課本中的力學法則也在特殊情境下被修正。最新的發現,很多是告訴我們哪些以前的認知其實有待修正。

我特別好奇的是,營養與生理相關領域的發展似乎特別謎。或許是因為人體太複雜了,光是蛋能不能一天吃超過一顆都爭辯了好久。糖與脂肪間的戰爭持續了好久,中間還有資本力量的介入,所以並不是最新研究即真理。


是否真有一間左岸咖啡館?

當初會點進〈一杯比別人貴2.5倍的咖啡,奧美廣告副董親授「左岸咖啡館」熱銷20多年的品牌傳奇〉這篇文章,也是出於好奇,想知道如何賣好相對高價位的商品。不過看完的感受卻充滿矛盾。

巴黎塞納河畔到底有沒有一間「左岸咖啡館」?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者相信真的有。

引文的第一句話就讓我皺了眉頭,但還是耐著性子看下去。

最初的任務是擺脫利樂包飲料只能賣十元的魔咒,希望把飲料裝進白色塑膠杯後賣 25 元。於是作者團隊做了調查,發現「咖啡」這個飲料幾個特點:

  1. 大部分人辨識咖啡好壞的能力較弱
  2. 價格彈性空間大
    作者判斷,咖啡比較容易透過品牌形象來撐起溢價空間,因此決定以咖啡為產品主軸。

此外,作者也透過調查發現「這杯咖啡來自法國巴黎哲學家聚集的咖啡館」這個品牌故事能為咖啡帶來最高的價值。透過種種努力,包含和法國大使館的合作,成功經營起「左岸咖啡館」這個品牌。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store pendant lamps
Photo by Tomas Jasovsky on Unsplash

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個故事。一方面覺得,天哪,這人居然以自己「成功讓消費者認為這杯 25 元咖啡很高級」為傲。一方面也認為他的團隊的確講了個好故事,諸多細節與品牌策略都很精采。

即便那杯咖啡從頭到尾都是臺灣製造,只要包裝的好,真的會變好喝,因為人的感知運作就是如此。形象是被創造出來的現實,而現實和虛構之間只有「相信」這道檻。問題是,需要多少細節去堆積出別人的信任,讓別人相信你。

「真實」的本質脆弱不堪,只是相信而已,除非有人願意證偽。

這讓我難以接受。你實際上怎樣都不要緊,能不斷讓別人覺得你很棒就行了。即便「你真的很棒」是讓別人覺得你很棒的最短路徑,但也有別的路徑能通往這個結果。

穿搭、面試技巧、商品包裝與社群行銷都是有價值的學問,因為形象真的有價,而且很多人願意買。

或許比較健康的方向是反過來想,如果你的確很棒,你如何讓別人正確的認知到你很棒?

援引對的符號、維持一致性,並投放到對的渠道,其實道理一模一樣。這就是形塑別人認知的方式,差別只是動機。你是在演一個期待中的形象,還是呈現真實的自我,或是更複雜的:視情境而定。

或許對結果而言,動機也不真的那麼重要吧?畢竟只要相信就好。至於如何真心相信,那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