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接續上一封信的開頭,來聊聊和第二位朋友 Y 談到的話題。
朋友 Y 是我的大學同學,在日系電子集團工作多年,回台參加研討會時剛好有機會在北車附近碰面。出於對蘋果派的熱愛,我們直接走到赫麥點了兩份,就像大學生會做的事。
事到如今,雖然這間日商的工作環境十分健全,但在研發能量與前瞻性上很難再滿足 Y 的期待。本來想像自己可以持續開發新的技術,突破前人未竟之處,但有時礙於經費、成本或需求,技術往往是那個被割捨的角色。這也並不怪誰,畢竟企業就是這麼運作。但那些被捨棄的,也都是心血。
對照十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我們,就算 Y 還身在化學領域,眼神也已略顯黯淡,更不用說我了。對於沒能成為小時候想成為的自己,這種失樂園式的痛楚,向來難以被理解,不足為外人道。
除非,我們曾作的是同一個夢。
這一系列的電子報,最初是為了寫那篇長長的〈化學與未竟之夢〉。對於未能完成的夢想,這是我的發洩,我的療癒,是長達一個月的梳理與總結。那些和我做過同一個夢的朋友們,有些在學界,有些在業界,有些則在其他地方另有發展。
這令人痛苦的「其他」……
如果把這些年寫成一張履歷表,我們很直覺會想像一個典型故事:一個少年考上了化學系,但並不擅長這門專業,所幸在社團的培育下,以自己的第二專長另闢蹊徑,終於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但這都是屁。我愛化學,我愛我的科系,沒能在這個領域繼續投入是我一生至今最深的痛,而我當初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能。後來的人生,只不過是在迷惘中跌跌撞撞,拼命想找出一條生路,想盡辦法做任何我能做的,僅此而已。
🦄🦄🦄
前陣子,有個對我而言意義非凡的前輩過世了。他是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以身為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為人所知。我並沒有從他身上學到什麼投資想法,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帶給我的影響遠遠超出投資的範疇。
這本書收錄了蒙格過往的演講稿,一開始我是在豆瓣上看電子書,後來因為無法登入,所以我手邊現在也沒有這本書了。但光是第一直覺的回想,那句「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就不知道救了我多少次。
那可能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對多元興趣抱持正面看法。就現在的眼光而言,一個人有多元興趣聽起來不壞,但在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這可是很大的問題。一個人如果興趣太多,就等於不夠專注,難以在一個問題上花時間深耕到足以做出突破的程度。但如果沒有做到這個層次,對學術而言意義並不大。
然而蒙格的看法恰好相反。他相信世界是複雜的,沒有一套萬用思維足以面對所有的問題。多元的想法就像一個工具箱,面對不同問題時就該拿不同的工具來解。而只有一種想法的人,就像工具箱中只有一把鐵鎚,那看什麼都會像釘子。
精確點來說,蒙格並不是直接支持多元興趣,而是談論了「多元思維模型」的好處,以及興趣對人生的重要。但對我來說這差別並不大,因為我許多的個人興趣都與想法有關,而這可能也反過來界定了我適合與不適合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蒙格讓人認知到的個性及其生活型態。撇除實在有夠嘴砲以外,完全就是我嚮往的典範。
明明影響甚鉅,股東會中卻往往用「我沒什麼要補充的」一語帶過;明明買得起豪宅豪車,卻保持相對簡單的生活;明明可以閒雲野鶴,卻依然做著最擅長的事,腦中沒有退休兩字;明明早就可以大方的「享受生活」,卻根本不屑那種人生。
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倒不是指家財萬貫的部份,而是在擁有餘裕的同時,發現原來有這樣信念的人,也可以過得好。更別說是那精采的演講稿,讓遠在時空之外的我也能受惠,這輩子所創造的一切成為一生的注腳。
相對的,很多人把人生的核心奠基在消費上。消費、輸入、體驗,總歸是自己獲得了什麼,或者享受了什麼。我比較認同的核心是奠基在創造上,生產、輸出、創造,打造超出自身之外的某些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伊比鳩魯式的享樂人生始終讓我覺得少了點什麼,這就是那個什麼:超越自己的創造物。或許這也正是我在工作中的終極追求。
死亡不再可怕,因為那個創造物就是活著的目的,已經完成了。就算沒有完成,也已經用了一輩子去打造。這不只是人生體驗的總和而已。
打造那句刻在墓碑上的話吧,蒙格真正留下的是思想遺產。即便不見得有人懂,不見得有人看過,或被所有人都遺忘了。只要曾經有人受過幫助,例如我,那也都是真的。
那麼從現在起,就要持續去做這樣的事,因為時間不多了。
🦄🦄🦄
在這個估算預期壽命的網站中,我填寫了我的年齡、身高、體重、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慣。假如這樣的生活維持下去,模型預測我有 75% 的機率可以活過 86 歲,50% 的機率到 95 歲,而後存活機率快速遞減。
假設就活到 95 歲好了,那麼從現在起,我還剩下 65 年,也就是 784 個月、3412 周或 23886 天可活。這個名為 LIFE LEFT – 寿命まであと何ヶ月?的 App 挺殘酷的,但也帶來一種生命的急迫感。當我們困在生活的自動駕駛模式,不如瞄一眼上面的數字,重新握緊方向盤。
我們都有天得下車,願這是趟動人的旅程。
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