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奧進行,上個週末朋友們無不關心臺灣選手戰況如何,為郭婞淳的金牌歡呼,為莊智淵的止步落淚。在這樣的集體狂歡慶,我總是不自覺地出戲,每次都是如此抽離。
我的朋友 G,打過桌球系隊與校隊,莊智淵是他的偶像,這幾天的比賽自然讓他激動不已,那些「一個人的武林」系列文自然又被拿出來轉發好幾輪。另一位朋友 W,體育學院出身,也打過棒球隊,更是奧運開始後無時無刻不在看直播。
這些運動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並託付給了這些代表隊選手,在賽場上他們成為共同體的一部分,榮辱與共。在我參與桌球系隊的極短時光,在賽場邊,我也曾親臨那樣的現場,那真的很投入。
但讀到某些敘述,如郭婞淳舉起的不只是槓鈴,更是整個臺灣的驕傲云云,我就再也讀不下去了。她要舉起的早已是世界第一的重量,何苦再添上這些期待。何況對於一流選手而言,打破紀錄的瞬間自然是伴隨著專注,而不是什麼國族大義的念頭。
對於我的兩位朋友,運動早已是生命的一部分,這世界級的舞台自然令人興奮。但對於像我這樣並未特別關心運動賽事的人而言,一日運動迷到底有何資格去沾選手的光?我們平常對選手有什麼貢獻嗎?除了稅金有極小的一部分被撥去支持選手們以外?
或許這麼說是言重了,我相信大家是誠心為自己人加油,為他們的成就喝采,而不是想過與有榮焉的癮。畢竟,這些選手早自年少時期就開始無情訓練,他們早已付出了最珍貴的時光,肉體與精神的傷,甚至背負著未能勝出者的希望。只有在那樣等級的舞台中,在奪牌的瞬間重新擁有自己的名字,難道這不值得一聲喝采嗎?
當然值得,但面對賽場上無處不在的國族主義與英雄主義,我總是難以融入那樣的氣氛。
團結出奇蹟
講究團結,或許是人類天生情感的一環。在東非草原上,我們的祖先們面對如何凝聚團隊的難題,能夠用故事激發團隊精神的祖先們擁有更多優勢,並把基因傳了下來。在團隊中,我們獎勵忠誠,嚴懲背叛,我們都以「我們」的形式存在,這裏並無個體。
此外,我們本能地擁有分辨朋友與敵人的能力。親近朋友,殺光敵人,小規模的叫競爭,大規模的叫戰爭,至少有一方不幸,也不會有永遠的贏家。好在自古希臘起,人類以奧運這種賽事宣洩了集體情緒。即便戰火未能平息,總是釋放了一些壓力。
運動賽事一直都是政治的,在以國族為單位的奧運場上更是如此。我們把身為臺灣人的團體情緒托付給選手們,但眾所周知臺灣人給他們的資源並不怎麼樣,這又情何以堪?或許是出於這樣的負罪感,我們自知能夠給予的僅有真摯的鍵盤加油,便毫不吝惜地給予掌聲。
然而選手們依然是孤獨的,像舉重與桌球單打這類項目尤其如此。在他們的眼中,唯一目標不是勝利就是突破,人生意外的單純。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才會誕生像「英雄」這種似乎與團體扞格不入的概念吧?
世界並不需要更多英雄
在賽場上,我們總是記得第一名,把他們奉為英雄。長期成為第一名,若還能不斷突破自己的紀錄,更是英雄中的英雄。別說是運動了,我們讀的歷史課本,不也多是記述歷代的帝王與征服者們做了什麼嗎?英雄旅程向來是票房保證的最佳劇本,因為我們都愛。
但我討厭英雄主義。
如果英雄就是能夠為常人所不能,討厭「常人」這一概念的我自然也不會對英雄抱持多少好感。平凡、普通等概念都建立在群體之上,不應成為個體的信念。物理上所有人都是普通人,但實際上我們沒有一人是普通人。要是一個人深信自己是普通人,那他的生命之火已近熄滅,至少我是這麼相信著。我們可以在許多面向上都沒有過人之處,但不能相信自己本質上只能做到這樣,以此作為停滯不前的藉口。
那反過來,人人都能成為英雄嗎?就其定義是不能,人人都是英雄的世界自然不會有「英雄」這一概念,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英雄主義無法成為適合所有人的生命信念,那終究只適用於一小部分人。要是認知到自己不是英雄,篤信英雄主義的人該如何自處呢?然而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潛力在某個小領域中做出突破,成為該領域的領先者,就這個意義而言的確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某一領域的英雄。
如果渴望成為英雄的心能夠推動我們追求進步,這樣又有什麼不好?不會不好,但追求進步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希望成為萬人擁戴的英雄,渴望的終究是一份認同。人們的確需要他人的肯認,但在當今越趨多元破碎的世界,或許對自己的認同比以往更加重要。
在我常玩的射擊遊戲中,有一句口號就是「這個世界永遠需要新的英雄」,暗示我們打開遊戲,去成為英雄吧!然而人們渴望英雄,是因為人們絕望,人們渴望被拯救,人們渴望希望。但在現實世界中,能夠拯救我們的往往只有自己。
那我們是自己的英雄嗎?主角跟英雄,畢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即便他們經常重疊。我們不一定是自己的英雄,但一定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便想當配角都不行呢。
說了這麼多壞話,我唯一對英雄的肯定,就是他們的存在提醒了世界:在我們熟悉的一切之上,還有一片未知的領域等待探索。那些領域我始終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