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上禮拜收到許多阿路共同朋友的回信,也有第一次認識阿路的朋友來信關心,非常謝謝你們。在經過上周劇烈的情緒起伏後,忽然覺得這周的一切竟是如此平淡。
在週二施打第二劑 AZ 疫苗後,雖然一開始精神有變差,但幸運的是隨後兩天恢復的狀況還不錯,也是可喜可賀。剩下的時間,大抵上用於把上周延宕的工作進度給補回來。
忽然感到有點困窘的是,這周該來寫點什麼呢?畢竟沒有多花時間思考,很難像前幾周一樣寫出完整的東西。雖然自己有存一些草稿,但這些草稿還未成長到結構完整的地步,也不容易直接拿來寫作。
那麼無情停刊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無情停刊了🤣 好像也不是不行,但又怕自己就這麼停刊下去。昨天 11/26 是冨樫義博停更《 獵人》三周年紀念日,想想自己並不想成為這樣的人,好像還是繼續寫好了,但又面臨分享品質不足的問題。但為什麼要在意分享品質呢?這並不是說可以接受自己言之無物,而是在穩定更新與內容品質之間,孰輕孰重終究是看定位而定的。
對有在做個人品牌的朋友而言,如果是想強化品牌印象而非流量,內容品質終究更重要。但我的電子報定位是模擬聚餐,重視的是人際連結,這個模式的關鍵應在維持穩定頻率,而不是內容非得多麼清晰完整才對,想通這點以後就比較釋然了。
雖然我也希望自己產量質量都高,但我並不是付費訂閱的電子報專欄作家。相對的,這份電子報也是我人生的文字實況,就這層意義而言誠實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這意味著你會看見那些不那麼完整的我,就像這禮拜的這封信。
要保留這個真誠的缺陷,接受完成度不高的流水帳嗎?還是只讓你看見我完整的那一面,以珍惜每一封信所承載的注意力?這是我想聽聽你意見的地方。畢竟除了我以外,你也是這份電子報重要的一部分,這是由我們共同完成的 side project。
你的想法是什麼呢?歡迎回信或訊息告訴我!
雖然這麼說,但也不是我這禮拜就腦袋空空的度過了,只是還沒有完整的凝結成思想晶體。既然如此,不如單純分享一下這禮拜在想什麼。這封信就以此為主旨吧,也是很任性XD
所謂地位
最近我對「地位」的運作機制越來越感興趣。一開始是出自 Facebook 上一位不熟朋友略帶偏激的發文,讓我感覺到那藏著自卑的自大背後,本質上是對尊重與地位的極度渴求,只是他想藉著發大財來獲得尊重。
然而我自己在逛某些論壇時也發現類似的跡象。像是政黑版、婚姻版或房版這類陣營對立激烈的討論區,因為風水輪流轉的關係,總會輪到某一方占優勢,然後那方就會開始唱邱並嘲笑另一方。我總覺得,這也是在爭奪某種地位。
說到地位,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根據職業來劃分的社會地位,或是職場上的垂直權力關係,但地位這個概念遠不止於此。地位和「比較」、「角色」、「階級」這幾個概念緊密相連,甚至還有一定的演化基礎,是靈長類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這裡我特別關心的,是地位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地位來自比較,而比較帶來的痛苦經常遠多於快樂。這可能源自於人類比上不足時引發的嫉妒,也可能因為人類本身就更容易感受痛苦而非快樂。無論如何,這都對心理健康有影響。
既然如此,不比較總行了吧?但這又不那麼現實,因為人總會不自覺的比較,這種心理機制運作的速度比理性推論更快,幾乎無從閃躲。那麼我們有機會「健康的比較」嗎?只跟過去的自己比,是有道理的嗎,還是那只是一種鴕鳥心態?
在搜尋的時候,我搜到《 破梯效應》這本書,這已經是我第二次搜尋到它了。這本書躺在我的下次再買清單已久,只是因為當時根本沒貨所以無法下單,而前天我看博客來的庫存還剩一本,不顧會員日還沒到就馬上下訂。
然而接下來不會有我的閱讀心得,因為今天中午我才去取貨,根本還沒開始讀,只有大致上瀏覽一下而已。但這個主題和我一直想寫的「叢林陷阱」有很深的關聯,我想在納入這本書的新收穫後再把它寫出來。
幸福經典
此外,本周《 象與騎象人》的閱讀來到了倒數兩章。這本書號稱是正向心理學經典之一,但並不是一本心靈雞湯,而是關於「幸福」的學術研究成果彙整,並以面向大眾的文字寫作而成。老實說我覺得中文書名超怪的,引用的是書籍前半段的比喻,然而原文標題是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直譯說不定會更精準地指出這本書的主旨。
個人感覺是,只要撐過前半段人類心理的的介紹,這本書後半段的精采程度會指數級飆升。像是如何常保幸福快樂?愛是什麼?如何從悲劇中獲益?美德有用嗎?神性與靈性是否真有其事?到最後作者 Jonathan Haidt 還會挑戰「人生意義為何」這個終極問題。每個章節都是巨大而重要的問題,卻用嚴謹學術研究而非個人經驗感想來回應,並不是自己說說而已,也令這本書增加不少可信度。
書中的問題意識真的很有野心,內容也是豐富扎實,不愧是讓作者得以出道的成名作。如果你對上述任一主題有興趣的話,很推薦你來看看這本,算是很不錯的參考!
繼續下去
莫名其妙又來到快 1800 字,往回一看大概也就是三篇社群貼文的量,居然隨便寫寫也就出來了。想想以前國高中時要寫一篇 600 字的作文都要卡好久,現在用鍵盤打字還是是輕鬆多了。
但這字數根本是虛胖的吧。和之前比起來就知道這封信的思考品質遠輸過去幾封信,但這似乎也是沒辦法的事。相較之下,保持腦袋持續有在動,接觸新的刺激與思考,並留下紀錄似乎更重要。而這封信本身,也會成為我生命的證明。
還是希望能穩定更新下去啊!(握拳
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