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這週是令人開心的端午連假,家人也不免俗的蒸了點粽子一起吃,當然是南部粽。糯米、花生、香菇、鹹蛋黃與豬肉的組合,實在是太香了。然而全家人只顧著吃,沒人記得還要立蛋🤣
此外,我也開始進入較忙碌的月份,代辦事項開始堆積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要一直提醒自己分點時間給那些長期有益的項目,覺得實在不容易。畢竟把眼前的東西做完就是有種爽感,而一直放著則會堆積焦慮,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延遲滿足。
不過往反方面想,要是一直把長期努力的目標放著,這難道不會累積焦慮嗎?當然也會。既然都會焦慮,那好像還是多少做點長期項目比較好。至少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跨度中,還是看得見進度的。
好像暫時沒什麼其他想說的,那就直接到此為止好了🤣🤣🤣 也祝你端午節快樂啦!
柏儒
關鍵在背景情境與載體
最近在處理網站素材時,對於 mockup 覺得挺苦手的,就是覺得不夠帥,但自己看不出來少了什麼。
決定來請教 mockup 大師,果然馬上突破盲點。
「螢幕這種東西很單純,所以要精緻就是靠背景情境」,難怪我用名片 mockup 的思維去做的時候都少了點什麼,關鍵環節就是載體。
問對人真的比自己摸半天快多了,太神啦~
人生最成功的畫面
在那個畫面中,夕陽即將墜落海面,而我在沙灘椅上讀某本書。對於苦思以久的難題,忽然靈光乍現,Eureka!我在這頓悟的一刻欣喜若狂。
覺得隊友很爛時,正是當 carry 的時候
對於 Overwatch 這種需要團隊競技的遊戲來說,一場遊戲通常可以分成三種:無論如何努力都會輸、無論如何放爛都會贏,以及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扭轉局勢。根據 Jayne 的說法,三種的機率大概各佔 1/3。
然而 Overwatch 有隊伍平衡機制,系統會根據 RK 分數平衡兩隊強度,讓隊伍內雖然有強弱差異,但兩隊平均強度差不多。這導致在上述三種遊戲中,可以在結束前就用自己的遊戲體驗提前判斷這場的結局是什麼。
在無論如何都會輸的場次中,我會覺得隊友很爛,自己也很爛,遊戲體驗跟垃圾一樣。而在無論如何都會贏的場次中,會覺得隊友好強,遊戲體驗很好。這可能是最需要檢討的情境,因為隊友很強的話,我顯然是隊上最爛的。
至於能靠自己努力來獲勝的場次,一定也覺得隊友很爛,因為這時我才是隊上的 carry。整體遊戲體驗並不好,打得很辛苦,但勉強有機會贏。
在以上三種組合中,有兩種都會覺得隊友很爛,難怪大家都在抱怨隊友,這並不是幻覺,而是平衡機制使然。但也要注意,只有在自己有這種感覺時,才是有可能靠自己 carry 翻盤的場次呀!
PS 當然也有可能雙方勢均力敵,打得很盡興,那就恭喜享受了一場好遊戲~
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
《空洞騎士》的愚人鬥獸場第三階段一直打不贏,於是請我弟來觀戰指導。場內會不斷生出各種小怪,有時會改變地形,中途還有幾場 boss 戰,很考驗技術、耐力與技能搭配。
觀戰不久,我弟就說我太龜了,要用侵略型的打法。「表面上你在專注閃避 boss 的攻擊,但你和多數人一樣,幾分鐘就會有個小失誤,這樣你拖越久越不利,因為專注力與手指疲勞度也是有限的資源」、「這就是為什麼魂系遊戲的主流打法都很侵略」。
下一輪我瘋狂揮刀,有魔就丟傷害法術,果然進度變快了,也打過了以前沒打贏的 boss。殊不知打到這隻 boss 時,進度才到 2/3,後面出現一堆沒看過的關卡,甚至還有無法補血的大規模空戰,不意外再度敗下陣來。
這關目前累積打了快五小時,算是目前為止最久的紀錄。不過看別人過關的影片,開頭就建議把遊戲通關再來打。目前我的武器還沒升到最高級,果然 DPS 還是有差,看來還是先乖乖跑劇情🤣
太過專注於個人能動性,容易忽略團體動力
發現自己思考慣性的 bug:太過專注於個人如何行動。
當然很多事情最終都回到「自己該怎麼做」,但如果太專注於個人能動性,容易忽略責任歸屬與義務該如何分配的問題。這種認為「一切靠自己」的思想,會認為所有的責任義務都在自己,但這不一定是對的。
或許行動的責任依然是在自己沒錯,但這樣很難處理社會與群體層面等巨觀問題。認為其他人都不會改變是個合理但不正確的假設,不然所有的行銷與倡議工作都不用做了。
現在很多事情還是得打群架,自幹的工作習慣如果蔓延開來,很容易忽略團體動力,而把人看成原子化的存在。這是自由主義的預設,但也是其盲點來源。
人們區分異己的機制為何?
人們區分異己的機制和認知與情緒都有關聯。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人類是透過「認知」來區分異己的。我們注意到我群與他者的不同,推論並歸納他者的特質,比對出兩者的差異,這都需要透過認知才能做到。於是,我們以為我群與他者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我們透過理性認知到這件事。
不過,如果人們僅透過認知來區分異己,那麼理應不受到潛意識影響才對。事實恰好相反,有研究顯示促發效應與荷爾蒙都會影響我們對他者的評價,也就是我們衡量「異己程度」的過程受到意識以外的力量控制。
這意味著人們區分異己的方式並不只有理性認知,還是一種自動化的情緒反射動作。大腦只需要很短的時間與感官刺激就能處理群體差異,而這個過程並不需要動用意識。相關的證據是,人類在嬰兒時期就有這種傾向,而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也有區分異己的能力。
這可以說明為什麼許多刻板印象都伴隨著厭惡感,而讓人說出「我不知道怎麼講啦,反正他們這樣就是不對」。如果最終找到了什麼理性的道理,多半也是大腦為情緒找理由,而這也是一種確認偏誤。
我們對他者最大的誤解,在於認為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無論是對立政黨、敵對球隊還是自己看不爽的小圈圈,我們把他們看做一個整體,印象比較扁平,成員的臉孔是模糊且同質的,「他們就是那樣」。
但這不是事實。我們總覺得自己所在的群體中,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但為什麼換成其他群體時就不是這樣呢?
這是本質論的陷阱。「他們這種人就是這樣」是最危險的幻覺,彷彿他們跟我們真的有那麼不一樣。以為他們的卑劣根植於其本質中,無法改變,只能消滅。這種念頭,是憎恨與屠殺的前奏。
成功養成習慣的關鍵,在於真心相信與持續採取行動
我在努力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達成的目標跟沒達成目標有什麼差別呢?
差距最多的可能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起心動念,我是否真心相信自己要做這件事情,這個影響最大。第二個是有沒有順利採取行動並養成習慣,如果有持續行動的話,習慣通常可以維持非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