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日前在樂手社團「日音社」看到台南有人在徵團,猶豫了一陣子,最後還是決定和對方聊聊。
搬離台北後的兩年,我都沒有再碰吉他。雖然我很享受彈琴,但少了當初的團員們,還是很不一樣。中間在高雄的這一年,自然也不可能加入其他的樂團。
到底是什麼讓我重新踏出這一步,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懷念大家一起練團的感覺吧。當大家跟著鼓手演奏時,只要每個人都配合得恰到好處,樂器就能合而為一,成為一個整體。透過音樂而短暫彼此連結,每一首歌都令人上癮。
把吉他從琴盒裡拿出來時,有種解除封印的感覺。琴身有些泛黃褪色,它在這裡等了我兩年,這算是一種復合嗎?大學時有一位社團學長說過,千萬不要放下吉他呀!我曾經為此感到難過,但只要能重新拾起,似乎也無所謂了。
想要練琴,得先組裝音箱與效果器,卻是個再次摸索的過程,懷疑著這條線是否就是插在這個孔。以往每次開頭十分鐘的指法暖身,雖然放慢了速度還是頻繁按錯,沒想到過往熟練的動作已經如此生疏。左手無名指的指尖有些刺痛,意識到繭已不在上頭。所幸連續練習幾天後,雖然尚未恢復過往的實力,但也漸漸順暢起來,不免為此感到欣慰。
但練琴需要時間。新的習慣要嵌入現行生活並不簡單,如果沒有成功克服啟動新習慣的靜摩擦力,很容易就會懶、分心、放棄,或是明天再說。目前的作法是利用女友回家、打斷工作的時刻,在晚上十點多戴耳機練琴,倒也持續了一陣子。即便不知道日後是否真的會加入樂團,光是練琴的快樂就足以證成那半小時並未虛度。
🦄🦄🦄
此外,最近讀到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哲學家是這樣思考的》,開頭就強調「思考的態度比技巧重要」。
思考的態度是什麼呢?聽起來好像很老套,很像那種掛在嘴上的老人言,但第一點就讓我非常震驚:
保持專注。
「專心思考」聽起來像一句廢話,但反過來說,分心就是思考的大敵。習慣充滿刺激的短影音嗎?手機跳出新的通知嗎?對作者而言,專注力變短,幾乎等同變笨。
人類的天性是分心,這個能力讓我們的祖先意識到掠食者逼近,進而即時躲避。另一位專注思考天空為何是藍色的遠古科學家,在想通何謂 rayleigh scattering 之前,大概來不及傳下基因了。
千萬年後,當叢林變成了水泥叢林,思考反而成為一種優勢能力,但我們大腦的生理結構卻和古人相去不遠。在注意力的戰爭中,我們付出的其中一個代價就是思考。
這本書是「思考衛生」的指南。就像洗手可以保持手部衛生,想要保持思緒清晰,就要注意自己的思考衛生。
🦄🦄🦄
除了專注以外,「如何質疑」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段落。
對多數人而言,質疑是一種表達反對的手段,意在駁倒對手,而非真的想要解決疑問。而更加走火入魔的質疑,質疑自己、質疑世界、無所不疑,則是墮入虛無的捷徑。懷疑論之所以和詭辯無異,是因為那不通往任何建設性的結果,只是輕易的打上問號並放棄。
所以什麼是好的質疑?好的質疑意在增進理解,提問是為了探究不足之處,而非就此打住。
書中舉了有機食品為例:有機食品真的值得買嗎?我們可以仔細分析「有機」的含意,確認核發有機食品標章的標準,發現那些有機農場的種植過程也未必理想。既然如此,所謂有機食品是否只是種行銷手法,甚至是一場誤導消費者的騙局?
確實,有機食品標章並不代表完美食品。但如果我們回到真正的問題:「我去買菜時,買有機食品,相對於沒有有機標章的食品,一般來說比較好嗎?」,就會發現有機食品還是比工業化生產的農產品理想一些,至少在環境保育的層面是如此。
在這個例子中,對有機食品的質疑會不斷放大有機食品的缺點,導出有機食品很爛的結論。然而真正的質疑應該把非有機食品也納入考量,那麼比較結果就合理多了。好的質疑會讓我們深入了解有機與非有機食品的差異,進而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而非把所有蘋果都打成爛蘋果。
雖然選舉已過,但我想這個心態對於投票還是有幫助的。好的質疑意在增進理解,提問是為了探究不足之處,而非把所有蘋果打成爛蘋果。
🦄🦄🦄
另一個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很類似反過來的稻草人謬誤。
原版的稻草人謬誤是曲解別人論述,自行設立論述弱點後,打倒稻草人便宣稱己方勝利。然而善意理解原則卻要求我們對別人論述中不完美的部份寬容已待,而應挑戰別人論述中最強、最難以攻破者。只有聚焦於真正的焦點,才能讓討論有所進展,僅僅是針對彼此的小瑕疵口誅筆伐,並不會獲得真正的勝利。
如果我們敬重一個人,當他偶爾脫口而出一句不得體的話,並不需要就此全盤否定。回想這個人平時的言行舉止,尤其如果是個思慮周全的人,我們更有理由不輕易論斷這人其實是笨蛋。
是的,不輕易把人當笨蛋,作者寫成這樣也是蠻狠的。
我必須承認,開放心態(open-mindedness)並非我的強項。一段論述中若有不應出現的瑕疵,我的腦袋就會警鈴大作,進而全盤放棄這段論述,而忽略了論述中值得學習的部份。就像那句古老諺語,把嬰兒和洗澡水一同倒掉。
我想,這是因為我難以容忍有瑕疵的想法進入我的腦袋,害怕不良的演算法會造成當機,就像因為害怕感冒而總是戴著口罩。如果把嚴謹程度放寬,更寬容的看待想法中不周全的部份,我反而可以看見更大的世界,尤其是過往太早放棄的部份。
至少,曾經對身心靈領域有些過敏的我,面對諸如靈性、能量、量子、NLP……等關鍵字時,可以先注意為什麼人類需要這個,而非是否真實或可信。
🦄🦄🦄
書中引述了一句非常精采的話:「重點不是當個哲學家,而是成為哲學家」。雖然這句話以哲學家為例,但換成任何職業都無妨。核心在於把焦點放在過程,而非目的或頭銜。
前一陣子因故接觸到 coaching,我花了點時間查詢教練通常在做什麼,卻覺得這份工作實在不值得考慮。同樣的,當同事提到我可以試著成為好的 CFO,我便先嘗試了解什麼是好的 CFO,看起來也十分遙遠,尤其是「跟金融圈保持良好關係」這一項。
但這就是那個謬誤:學習教練或財務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不代表未來非得成為頂尖的教練或 CFO 不可。這些技能只要學習一部分,馬上應用就能產生回報,並不會等到自己成為優秀的從業者才開始回本。
反過來說,沒有機會做到頂尖就直接不做,那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不值得做的,這個看法的問題顯而易見。To be good, you have to start.
更何況,職業頭銜也是人發明的標籤,並不存在恆常的本質,不必拘泥於此。真正存在的,只有運用知識技能來創造價值。
以終為始是好的,但如果終點位在數十年後,那還是先看幾年內就好了。馬上應用,快速獲得回饋並修正,並不用等那麼久。
🦄🦄🦄
倒數著寒流過去的日子,這對今年的暖冬而言並不尋常。近兩天起床後精神有些委靡,懷疑自己是否即將感冒,有種上次確診的既視感。
想起有天女友不在家,室外很冷,是個飽和度稍低的陰天。燒一壺熱水,倒茶的一瞬特別寧靜,是個難得的侘寂瞬間。
或許是因為乾冷吧,如果下雨就糟了。低溫能奪人性命,美麗中帶有殘酷。指尖有些刺痛,但我愛這蒼白的世界。
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