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的反思:生病的你依然值得陪伴自己
如果說覺得「什麼都做不了」,那身為主體,耐心聽聽身體跟心情想說什麼,給他們發洩的空間,這也是在做什麼
Richard Lin 林柏儒,2024-03-17

暈眩列車

上週起的一連串事件,從一個不起眼的開頭,演變成頭也不回的失控列車。

這一切始於有天我心情不好,想吃頓美式漢堡平復心情,喝了一口冰可樂卻有些過敏感冒。休息幾天後,我重返健身房,真正的暈眩魔王卻悄然現身。

你好阿,有十年不見了呢(?

上一次的暈眩記憶,可以追溯到大學二年級上學期。或許當時給了自己不少壓力吧,居然一學期內就發作了三次。嚴重時那種天旋地轉、眼冒金星的狀態,除了在床上躺平外都很危險。

這次症狀雖然沒有上次嚴重,但依然大幅影響我的生活。例如:

  • 無法點頭或搖頭
  • 無法看動態畫面
  • 出門搭電梯就會暈
  • 搭車一定暈
  • 帶耳機也暈

其中最嚴重、無情奪走所有生產力的例子:

  • 無法看電腦螢幕一分鐘以上

覺得數位遊牧、遠端工作很爽的人小心了,這種病直接讓我變廢人。

想起去年確診隔離時,我一天就把鏈鋸人第一季追完。結果現在也不是生什麼大病,卻連嚕貓影片都看不了,生活還剩什麼樂趣(?

陪伴自己的身體與情緒

好在醫生的藥很有效,吃一兩天就有初步改善。目前還有兩天份的藥要吃,但光是這幾天就讓我覺得過了好久。

尤其是,明明已經花了幾天等感冒痊癒,又來一個新的症狀,真正令人難過的是無力感與失控感。那就好像,明明前面整排綠燈,卻必須緊急剎車,看著別人(及假想中的自己)從眼前呼嘯而過。本該日行千里,卻被迫原地躺平。

我沒有合理的應對方式,便四處請教朋友。其中有個想法我很喜歡,也分享給你:

如果身體跟心情是「人」,他們其實是最挺自己的人,甚至比家人伴侶都更加更加的挺你。例如遇到糟心的事情心情不好,是這樣的「心情」在為你同仇敵愾。所以現在就是你的身體這位 partner 在跟你講一些事情啦,他平常為你勞心勞力,現在換你聽他想講什麼。

如果說覺得「什麼都做不了」,那身為主體,耐心聽聽身體跟心情想說什麼,給他們發洩的空間,這也是在做什麼了吧?就跟我們會花時間陪伴另一半,但不會覺得這段時間是什麼都沒做,一樣的意思。

原來陪伴自己和陪伴家人朋友一樣,並不是什麼都沒做。

內在價值的辯證

另一個隱微的想法,是過度注重外在價值而引發的自我價值感低落。換言之,就是覺得自己失去工作能力就沒有價值,這種想法並不全面。

我以前的想法近似於經濟學偏重的假設,認為「價值」是別人說了算,我們對別人而言有價值,才是有價值。也就是說,我們滿足市場的需求,即是創造自己的市場價值,而這就是價值的全部。

然而,更精準來說,以上提及的是價值的外在面向,也就是跟他人有關的部份。反過來說,是否存在某些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不僅人人皆有,且和他人無關?如果有的話,會是什麼呢?

對我來說,這不容易想像,但當我的 AI coach 一一提出時,我還是被說服了。這至少包含:

  1. 自主意識
  2. 理性
  3. 感官經驗
  4. 過去記憶
  5. 未來潛力
  6. 基本人格尊嚴

確實,沒有一項和他人有關,卻又每一項都有價值。這就是價值的內在面向,一個人僅僅是存在就自然擁有的價值。

其中「基本人格尊嚴」難以望文生義,我的理解是「值得被當人看」。舉例來說,若有一個失去意識的植物人,即便他從自主意識到未來潛力全都喪失,他依然不會失去「值得被當人看」的基本人格尊嚴。至少對我來說,植物人依然是個人,而不會淪為肉塊。

因此,一個人不會因為生病、無法工作就失去所有價值。至少,康復後的狀態也該折現在「未來潛力」這一項裡面。

雖然話是這麼說,但如果推演到極端,長照依然是個風險。為了不要拖累別人,要做的準備還蠻多的,或許是該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