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速寫:設計卡關怎麼辦、為什麼有人喜歡自拍、探索與迷惘的關係
探索是往某個已知的未知出發,我知道那裏有個東西我還不知道,因此我過去看看那裡有什麼。這其實是有方向的,只是我並不知道結果會得到什麼。
Richard Lin 林柏儒,2022-05-14

嗨!

這星期連臺南都陰雨連綿,濕度一高就感到全身不舒服,心情也跟著煩躁起來。不過因為臺南家中沒有除濕機,雖然不熱也只好開冷氣替代,哭阿北極熊。

這禮拜其實想法還蠻多的,考量到篇幅只會先刊出一半,另一半之後也會刊出。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那也是好事吧?反正總有比較枯竭的時候,固定每封信 3000 字上下或許也是一種穩流的方式。

喔對,會有許多想法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有另一位朋友也鼓勵我分享工作上的想法。如果把工作上的觀察也加進來,有趣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許多,只是我在工作之餘要察覺並記錄那些想法。這次的信有兩個段落跟工作有關,不知道以後會更多還是更少。

🦄🦄🦄

另外,我應該會在下週正式宣告可以公開訂閱這份電子報。畢竟總不能就發個「誒我有在寫電子報,想訂的這邊訂」這樣吧🤣 所以還是要來準備一下怎麼介紹這樣的一封信。

不過我很好奇的是,不知道你會怎麼描述我的內容題材呢?如果是我的朋友,我就說這封信是類似聚餐時聊天的生活向內容就好,這也和我做這個 side project 的初衷一致。不過如果是還不認識我的人,對他來說這個電子報到底有什麼價值呢?或者至少預期一下訂閱後會看到什麼內容?

一位朋友跟我說,就先開放訂閱後就知道了,其實也不無道理,所以我打算下週就開!不過至少在開放前想先聽聽你的想法,你會用哪些關鍵字來 tag 我寫的電子報呢?不管是內容取向、調性或任何形容詞都好,希望可以給不太認識我的人一些合理的預期~

柏儒


設計卡關時的解決方式

在設計投影片時,大部分都是先照資訊設計的原理思考,不過有時還是會遇到卡關的時候。這時,我會依序採取以下兩個步驟。

首先,拿紙筆出來畫。我喜歡用無印良品全白的筆記本,先用原子筆畫出大致 16:9 的矩型,當做投影片的畫布,再快速用筆畫出幾種可能的排版方式。卡關時有七成機率可以用這招過關。

如果用紙筆還是卡關,光是下筆就無從下筆,或是畫了幾種可能性後實作發現有困難,那我就會放手交給直覺。放棄設計理論,放棄原有的資訊,感受這時畫面上應該要有些什麼,無論感受到什麼都馬上實作在畫面上。說也奇怪,雖然不是很穩定,但這招有時卻打出了爆擊。

還是不行的話,我也真的沒招了,就先休息出去散步吧!說不定剛剛就是腦袋太集中了,不夠發散而沒有看見好的可能性。讓視覺回到 fresh eyes 的狀態,說不定又有新的驚喜。


在手機上試試語音輸入

一位朋友告訴我,可以試試手機的語音輸入。雖然講的時候看起來有點好笑,但真的比打字輸入快太多。

這實在讓我心癢難耐,因為我直到 2019 年才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平常又慣用電腦,導致我「手機打字」這個技能的經驗值超低。現在我在手機上打字不僅超慢,還很容易按錯鍵,很羨慕許多朋友能在手機上寫文章。

這導致一個悲劇,當我靈感一來時如果剛好沒有電腦,只能用手機記錄草稿,那就十分痛苦。如果可以用語音輸入的話,感覺就快多了!這陣子來試試看效果如何。

person holding black android smartphone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玩新東西總是樂此不疲

最近在處理網站的設計,昨天半夜兩點看教學時忍不住試玩一下功能,為此感到樂此不疲,明明現在已經是我該休息的時間了呀!

沒辦法,有新東西可以玩時就是會這麼興奮,好想做個自己也喜歡的厲害網站。

不過好玩歸好玩,還是要注意一下設計的流程。下午逛其他網站蒐集內容架構參考,卻同時開始思考設計成果該長什麼樣子,導致下午的效率不佳。之後可以先決定要放哪些主要內容,再開始發想設計,甚至先用 keynote 做示意圖後再開始刻網站,可能都比下午那樣瞎忙好。


用較小的重量與風險,完成更有品質的訓練

上次去健身房練背時,開始覺得自己用的重量好像太重了,動作不太確實。想起上次路過的巡場教練也提醒了一句,動作行程的最後要有意識夾背,不然很容易都練到手上去。

這次我把重量和次數都降了一些,緩慢從收肩、拉動手肘到最後夾背暫停一秒,確認整個動作行程都是完整的。沒想到訓練到一半就覺得,媽呀這其實超累的!之前能用更重的重量,其實只是因為我拉到一半就停的緣故。

隔天背部依然有輕微痠痛感,有幾個地方甚至比之前更強烈。這讓我覺得追求重量提昇是有前提的,要在動作確實完整的狀況下才行。

畢竟提昇重量伴隨著風險,並不是越重一定越好。降低重量以確保動作品質,這是為了能在更低的重量與風險下達到訓練效果。就算更大的重量與不太完整的動作也有類似的訓練效果,但這也已經承擔了更多風險,並沒有比較好。


自拍的理由?

一直以來沒有很懂為什麼有人會在社群網站上頻繁發佈自拍,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自己並沒有這個習慣,有我的相片多是朋友拍的,一直很好奇是什麼動機會讓人想要自拍,以及發佈自拍照片。

姑且先把這個問題拆解成發佈、自、拍三個部分好了。發佈的動機先單純當成分享,不去討論為了維持互動聲量等等的因素。而在攝影方面,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經常成為團體出遊時的相官,反而鮮少出現在照片中。他們在乎鏡頭面對的對象,這個對象因為掌鏡的緣故很少是自己。

black digital camera capturing yellow flower
Photo by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

那麼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會喜歡自拍呢?尤其是那種擺拍型的自拍,而不只是把手伸長往自己方向拍攝而已。擺拍涉及許多技術,無論是光線、姿態、掌鏡的角度等等,那是在創作作品,不是什麼生活休閒。或許這種自拍的重點正是在發佈與塑造自我形象本身?

不過也有可能是照片的倖存者偏差。只有被發佈的自拍會被注意到,尤其是那些拍的特別好的,那麼不曾發佈自拍的自拍者就不會被發現,才導致的自拍好像就是要貼出來的印象。

到底實際上的狀況是什麼呢?


探索的熱情

在遊玩《空洞騎士》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我很喜歡探索。地圖上有一塊未被探索過的區域,我就很想過去看看那裡有什麼,即便不見得每次都有寶藏在等我。

原因之一,可能是來自遊戲設計。《空洞騎士》是一款鼓勵探索的遊戲,尚未開圖的區域經常有 NPC 或稀有道具,尤其越是充滿惡意的路途,獎勵往往越豐厚,這讓每次探索新區域都充滿期待。

這種隨機性觸動了我們腦中的生理機制。多巴胺的分泌量和我們的預期有關,只有高於預期的部分會讓多巴胺濃度提升,符合預期並不會,如果低於預期反而還會下降。探索的驚喜,除了預期不高以外,更來自其不穩定性,這又進一步增加了多巴胺的分泌。

這讓我想到三件不同的事。

第一個是科學家的心態。如果常保這種探索的好奇心,或許我能更容易接受過往在做科學研究時的日子。不過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我也重視有事實基礎的成就,這和探索並不互斥,但依然是另一個重要的考量,並不一定能讓我改變心意。

第二個是,為什麼不試試偶爾自己去旅行呢?我沒有出門旅行的習慣,有的話頂多也是跟家人朋友出去玩。如果自己一個人出去晃晃探索,難道不會很有趣嗎?這不必出國,只要到附近的區域走走也好,感覺可以試試。

第三個是探索與迷惘的關係。Bryan 在貼文中提過「迷路即探索」的說法:

「迷路」是已經知道目的地,卻找不到路。如果你連目的地都沒有,表示你正在「探索」,這是人生最棒的體驗,就像進了迪士尼樂園,邊逛邊想待會要玩什麼的狀態…別慌,好好享受吧!

Photo by Younho Choo on Unsplash

考量 Bryan 的事業性質,這裡的迷路不是物理上找不到路,而是指職涯或人生上的迷惘,姑且我就以迷惘稱之。Bryan 認為迷惘即探索,但我不這麼認為。不然為什麼迷惘經常帶來痛苦,探索卻往往充滿樂趣呢?

我同意迷惘是因為沒有目的地,不知要往哪裡去。尤其是「放眼所及之處皆不想去」的狀態,明知不該待在原地,卻也不知該往哪走的焦慮。彷彿自己的未來,依然隱藏在未知的未知中。

相反的,「探索」其實極具目的性。探索是往某個已知的未知出發,我知道那裏有個東西我還不知道,因此我過去看看那裡有什麼。這其實是有方向的,只是我並不知道結果會得到什麼。

那麼,從迷惘到探索的中間步驟,就在於鎖定方向。

但要怎麼合理的鎖定方向呢?馬上可以想到的方式有幾種。第一種是像布朗運動一樣隨機漫步,那就跟亂抓浮木差不多,但依然開始移動,至少不會待在原地。

那麼憑直覺前往心之所向如何?這或許是個主流答案,不過往往有兩個麻煩。第一個麻煩,是直覺選項不可行,根本無法付諸實行。第二個麻煩可能更常見,就是根本沒有心之所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午餐想吃什麼,就像邊緣系統受損的患者一樣難以自理。

如果憑直覺無法,理性計算有救嗎?似乎也不那麼容易,因為還是要先設個目標,而目標與方向離不開彼此。最後要不雙手一攤,直接接受社會最主流的人生想像,不然就得不斷處於迷惘的焦慮中。

在這種種方法中,我其實認為「心之所向」這條路是最有道理的。即便你的心會騙你,但它也常常說實話,尤其是能提前感知理性無法偵測的盲點。如果真的沒有心之所向,那再亂走一通也不遲。畢竟很多時候不是沒有心之所向,只是訊號太小沒有察覺,或是理性上無法面對自己的心之所向。就像某些以為自己喜歡但擔心自己會餓死的科系,許多人想想還是不會去讀的。

無論如何,在決定方向後,才開始從迷惘邁向探索,而這才是樂趣無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