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閱讀角落,與困擾我的李安問題
經過實測,一個對我來說非常充電的就是「沉浸閱讀」。這需要一個舒服的空間,一段無所事事的時間,以及一本對味的書。
Richard Lin 林柏儒,2023-09-25

嗨!

上個週末到臺北的時候,排了時間和幾個朋友碰面,發生了很多好事。有約了幾次終於約成的朋友,在巷弄中發現的超級充電站,以及出乎意料的啟發。在這一切背後,或許還有降低的期望值吧,不預期有什麼了不起的事發生,那看什麼都很了不起。

在某個線上分享會,有人對講者提問「讓自己最充電的事情是什麼呢」,旁聽的我卻暫時沒有答案。閒暇時做的事不見得都很充電,因為釋放、紓壓與恢復精力並不一樣。那麼,除了睡覺,真正能讓我充電的事情是什麼?

可能不只一件,但經過實測,一個對我來說非常充電的就是「沉浸閱讀」。這需要一個舒服的空間,一段無所事事的時間,以及一本對味的書。

多虧了朋友帶路,我才在臨沂街的文房體驗到這種美好。當我們進門時,朋友提到這裡已經和以往不同了。以前的文房更像是公共圖書館,幾乎不會有什麼聲音。而現在的文房裝潢整修後,比較像是複合空間,也兼賣一些飲料與小點心。室內容許交談,不過客人們還是相當克制、小聲,但總比以前多了點聲音。

Source: 文房 Facebook 粉絲專頁

比較不好意思的是,當我翻閱《刺蝟的優雅》時,直接神遊到巴黎的公寓,和現實世界失去聯繫😂 直到朋友小聲提醒後我才回神,桌上的起司蛋糕已經放了半個鐘頭,再不吃就可惜了。

要不是時間的關係,可能整個下午都會待在那裏。步出門口時感到自己依然精神奕奕,原來這就是所謂充電呀!

如果你人在台北、喜歡閱讀,我超推薦這個地方。目前入場不一定要消費,但配個飲料或小點心真的很棒。期待下次有機會再訪。

🦄🦄🦄

在和另一位朋友吃印度菜的時候,聊到一個我一直有興趣但沒想通的問題,我自己稱為「李安問題」:在李安成為李安之前,你會支持他嗎?

根據維基百科的紀錄,李安在畢業後的六年中,過著家庭主夫的生活,家中經濟由妻子林惠嘉負擔。對此,李安多次公開感謝妻子當年的支持,而妻子曾經因為支持李安而獲傑出校友獎時,只很酷的回應「我不是他的支持者,我只是不管他」。

我想先放下這個案例中的性別、職業等因素,單純問:林惠嘉做出了她的選擇,如果換成我是李安的伴侶,在他成名以前的那段時間,我也會這樣支持他嗎?我認為我沒辦法,還是會請李安賺到至少能養活自己的錢,其他的就算了。這與李安身為男性無關,而是一個人好手好腳的底線。

問題是,這樣李安是否就無法成為後來的李安了?或者至少機率大幅降低。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如果李安當年因為需要養活自己而無法專注在電影,對世界無疑是一大損失。然而回到當年,我們又怎麼知道李安會成為後來的李安,而不是一事無成?此時此刻臺灣或許就有好幾位未來的李安,但他們之中許多人最後並不會達到李安的高度,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們?

如果你是當年李安的伴侶,你會怎麼做呢?

🤔🤔🤔 思考時間 🤔🤔🤔

這問題困擾我蠻長一段時間,但在我與朋友聊天時意外獲得啟發。倒不是朋友直接回應了什麼,而是這位朋友的財務背景,讓我聯想到一個不斷面對這種問題的行業:風險投資。

像李安這樣的「投資標的」,顯然風險很高吧。誠如朋友所言,對個人來說,婚姻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併購案。因此除非家底雄厚,否則很難做出投資李安的決定。這裡我先排除雙方感情的因素,單純就支持當年的李安而言,如同所有未成名的導演,期待李安未來一舉成名的機率並不高。

然而,如果能有系統的選擇、支持甚至培養這些小李安們,難保有些人日後就真的成為李安了。只要投中了一支獨角獸,就算投錯幾十家也有可能獲利,這正是風險投資人期待從新創公司身上獲得回報的方式。

如果我們認同像李安這樣的藝文工作者對社會有貢獻,但其中很多人不容易把貢獻轉化成財務回報,代表我們希望世界上存在這樣的人,只是他們並不見得適應社會交換價值的方式。既然如此,只要還在能承擔風險的範圍,個人或組織有系統的支持潛在的李安們,或許能讓這社會變得更好。

正是因為如此,我認為任性的有錢人可以為許多領域帶來貢獻,尤其是那些不被精明的有錢人青睞的領域。在這樣的領域,需要資本的一方會不會賣夢,就比想像中更重要了。

回到我們自己,我們不需要是有錢人,只要還有餘裕,都可以自由選擇如何運用這份餘裕。想要存錢應對未來、投資自己、投資別人,都是可以的。只是對於個人來說風險太高的投資,若能結合許多人而成為組織的力量,或許就有可能引發質變。

🦄🦄🦄

回到我前面的想法,「自食其力」這個理所當然的預設,很大程度反應出我個人的出身背景,而非僅僅是一種價值觀。只有某一部分的人會認為自食其力是很自然的,他們不來自經濟階級的最上方,亦非最下方,而是中間的某個部分。

不過這就會回到之前提過的《區判》這本書,內容會有點太多,不如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