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Richard Lin | Nov 12, 2023 | 長篇文章
上次來到台北時,和一位朋友 M 談到「如何避免自己休息時有罪惡感」。現在的 M 總是感到事情沒做完,不像以前下班了就下班了。M 的工作型態也接近自由工作者,上班下班並沒有明確的分界。或許是因為這個共同點,才會和我談到這個議題吧。 然而這並不是短期不適應的問題。朋友 M 過往在學生時期就有兼職工作,現在除了本業以外也另有副業,混合型態的工作模式已經持續很久了。既然如此,這個困擾真正的核心到底在哪裡呢?我當然不會知道,於是只能分享我自己怎麼處理。 關於自己是否太混 打從一開始,我的症狀就和朋友 M 有點不一樣。...
by Richard Lin | Nov 12, 2023 | 電子報
嗨! 在臺南的生活已經慢慢穩定了下來,適應的速度和剛搬家時似乎差不多。第一個月充滿兵荒馬亂,第二個月起就開始抓到訣竅,之後的日子大概都長得差不多。 週一吃名為易立的餐廳,週二吃名為貳十巷的餐廳,因為名字分別有一和二,這樣我就不必思考要吃什麼。汰換顯然太舊的衣服,趁換季時撿了一些素色的短袖 T shirt,就固定黑白藍三色就好。生活已經夠複雜了,希望在自己不太在意的部分,可以盡量簡單就好。 🦄🦄🦄 上次來到台北時,分別和兩位朋友談到有意思的話題,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第一位朋友 M...
by Richard Lin | Oct 23, 2023 | 電子報
嗨!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這一屆的金鐘頒獎典禮呢?平時我並沒有觀看三金典禮的習慣,不過那天在爺爺家,當電視播放頒獎典禮時,還是不免關注一下。幾乎所有的作品我都沒有看過,演員與片名我都不太認識,卻有一幕讓我難以忘懷。 印象中是某位演員,上台領獎致詞時激動落淚,爸媽都留下一句類似「在那邊哭什麼?實在有夠難看」的評語。一位演員獲致如此評價時,聽起來十分令人不悅,輪到第二位時我都覺得自己快腦充血了。...
by Richard Lin | Sep 25, 2023 | 電子報
嗨! 上個週末到臺北的時候,排了時間和幾個朋友碰面,發生了很多好事。有約了幾次終於約成的朋友,在巷弄中發現的超級充電站,以及出乎意料的啟發。在這一切背後,或許還有降低的期望值吧,不預期有什麼了不起的事發生,那看什麼都很了不起。 在某個線上分享會,有人對講者提問「讓自己最充電的事情是什麼呢」,旁聽的我卻暫時沒有答案。閒暇時做的事不見得都很充電,因為釋放、紓壓與恢復精力並不一樣。那麼,除了睡覺,真正能讓我充電的事情是什麼?...
by Richard Lin | Sep 10, 2023 | 電子報
嗨! 這陣子直接無情斷更一個月,覺得能重新回來寫這封信,感覺真好! 八月某天在滑限時動態時,我看著朋友在戶外遊玩的動態,爬山、逛街或出國,注意到有個地方非常不尋常:我居然看了這些限時動態。 一般來說,這種限時動態我會直接滑掉,完全沒有興趣。如果我會無意識盯著這種動態看,這個不尋常的行為暗示著什麼? 蠻直覺的,就是我該休息了。 我在好奇之下查看工時記錄,不禁大吃一驚。印象中,五月是非常崩潰的一個月,連運動都不太敢去(這是錯誤策略),總工時是全年高點。然而七月的工時比五月更高,而我居然沒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