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作地獄歸來後的懺悔,以及為什麼要睡覺

從工作地獄歸來後的懺悔,以及為什麼要睡覺

嗨! 好久不見,真的有夠久我知道😂 五月簡直是一場災難,寫信時間直接被甩到行事曆後面的後面。現在雖然還稱不上是滿血復活,至少鬆了一口氣,整個人的恢復狀況好多了。這也讓我發現自己的工作極限在什麼位置、為何這個極限不可持續,以及維持長期的正常生活至少需要什麼。 🦄🦄🦄...
行事曆的缺口、撕去貼紙的書、忘了自己值得被愛的朋友

行事曆的缺口、撕去貼紙的書、忘了自己值得被愛的朋友

嗨! 本來沒有預期今天可以寫這封信,不過因為下午的行程臨時調整到明天,意外多了一段空檔,覺得趁這個機會來寫信也不錯,不然真的會不小心一直停更一直爽😆 雖然今天是母親節,但因為我們家習慣提早一兩週慶祝節日,在上週家人聚餐過後,這週才有辦法安排來臺北的錄影行程。目前線上課程進入緊鑼密鼓的製作階段,這星期每天都要做一單元的課,包含實作練習檔的設計、課程簡報與講稿的準備,然後來臺北一次錄完一週份的進度。...
《為工作而活》:我們對工作的想像,只是當代時空的產物

《為工作而活》:我們對工作的想像,只是當代時空的產物

工作與閒暇 上個月讀的《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在歷史上大多數的時間中,有錢是為了不必工作,但在當代這經常通往更多工作。 忙碌很快就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但這一聽就是荒謬透頂的事,因為幾乎在整個人類史上,有錢的重點,就是不必再被工作追著跑。此外,富人的忙碌會傳染,因為對於金字塔頂端的人,極度有效的賺錢方法,就是改善公司與產業的效率,削減成本。 抽象來說,這一組對立的概念是工作(work)與閒暇(leisure)。...
《為工作而活》:我們對工作的想像,只是當代時空的產物

我們對工作的想像,只是當代時空的產物

嗨! 這兩週試玩「沉浸式翻譯」這個瀏覽器擴充功能後,覺得實在太滿意了,很推薦你嘗試一下。 網頁翻譯並不是什麼新概念,許多主流瀏覽器都有內建這類的功能。但這款有什麼不一樣呢?第一是他不會完全取代原文,而是原文與翻譯結果並陳。第二想必也猜到了,是支援 OpenAI API,所以可以使用 GPT3.5 turbo 甚至 GPT4 的翻譯成果,那可比 Google 翻譯好多了。 除了較長篇的原文文章外,我自己喜歡拿來滑 Twitter。Twitter...
最近讀了什麼、玩了什麼?

最近讀了什麼、玩了什麼?

嗨! 今天想再來談談《晶片戰爭》這本書。雖然當初算是跟風買的,但在終於把它讀完之後,覺得還是學到蠻多東西的。雖然定位上算是歷史書,但以科普書來說,這本書難度不高且有趣,我覺得非常成功。 從比較直接的層面,這本書會提到: 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晶圓與晶片是什麼? 在晶片供應鏈中,設計、製造、機台、組裝等等位置分別有哪些公司? 國家政策如何影響這些公司? 晶片在商業、政治與軍事等領域中扮演什麼角色? 以上幾個面向,隨著時間如何從二戰後期演變至今?...